7月22日,江苏北鸿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了一场以:不忘初心,传承“秋白”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红色学习之旅。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回望,更是一场精神洗礼。
下午14:00分,党员们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故居。进入院内,讲解员从瞿秋白的革命历程、思想遗产和人格风范等几个方面为党员们做生动解说。
学他“为真理而献身”的坚定信仰
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,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到投身革命事业,他始终以“为真理而死” 的信念坚守信仰。即便在生命最后时刻,他写下《多余的话》,仍坦然直面内心、忠诚于理想,临刑前高唱《国际歌》,用生命诠释了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。
学他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赤子情怀
瞿秋白的革命实践始终与人民紧密相连:他深入底层调研,用白话文撰写通俗文章,让革命思想走进工农群众;他关注民生细节,哪怕在艰苦的苏区,也致力于改善群众生活,正如他对“中国豆腐”的赞美,饱含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人民幸福的向往。
学他“求真务实、敢闯敢试”的担当精神
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,瞿秋白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:他创办《新青年》等刊物,翻译大量革命著作,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传播;在革命斗争中,他既坚持原则,又结合实际调整策略,哪怕面对挫折也从未停止探索。
学他“清正廉洁、甘于奉献”的高尚品格
瞿秋白一生清贫,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朴素作风:他拒绝特殊待遇,与战士、群众同吃同住;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,常常忍饥挨饿仍坚持革命。他曾说“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”,这份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奉献,正是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生动写照。
学他“在平凡中坚守初心”的生活态度
瞿秋白不仅是革命战士,也热爱生活:他懂俄语、英语,喜欢研究文学、书法,甚至对“豆腐” 这样的日常美食充满热情。这种对生活的热爱,本质上是对 “人间烟火” 的守护 —— 他奋斗的终极目标,正是让人民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。
在纪念馆里,组织委员林玲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。
此次游学对北鸿党员的启示:
1、要筑牢信仰之基,深刻理解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”,在工作中多站在工友立场上想问题、办事情。党员干部下车间时少走“过场”、多听“真话”,解决问题时少讲“空话”、多做“实事”,把工友的“小事”当作“大事”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宗旨。
2、面对工作中的新问题、新挑战,要摒弃“等靠要” 的惰性,敢于打破思维定势,在实践中找方法、在创新中求突破。在车间管理过程中,多研究工友的新需求;将“钉钉子”精神把工作抓实、抓细、抓出成效。
3、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,对镜自照检视自身,在名利面前保持清醒,在诱惑面前守住底线。
4、要把初心融入平凡生活和工作中,让“初心”在日常点滴中落地生根。
参观纪念馆,本质上是与革命先辈的“对话”。江苏北鸿党支部的党员们将会带着思考学、联系实际学,把瞿秋白的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、服务工友的行动,让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” 的初心使命,在每一位党员的实践中延续传承。